
7月19日至28日,受重慶市政府的邀請,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一行在會長藍軍、常務副會長張福陽的帶領下,分成四個調研小組,對重慶38個區縣中的20多個區縣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了一次集中調研考察。筆者有幸跟隨藍軍會長一組,調研了萬州、涪陵、璧山、渝北四區縣,并考察了悅來集團、冠達集團、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三家大型企業,近距離感受體驗到了巴渝地區的經濟活力和潛力。按照官方的說法,該經濟區域是“支撐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增長極”。
調研之前,藍軍會長給大家布置了三個課題:重慶作為最年輕的直轄市,跟其它三個直轄市相比具有哪些后發比較優勢?新時代重慶高質量大發展的著力點在哪里?特別是,重慶作為大山區、大庫區、大農區,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如何率先“破題”,發揮出直轄市的先導示范引領作用?帶著這些問題,筆者一路上也做了深入思考。

萬州優勢:西部大開發的交通樞紐城市
調研的第一站是萬州。在萬里長江上,萬州是西入巴蜀、東出荊楚的門戶城市,穿越崇山峻嶺、一路北上的長江于此掉頭東去,直下宜昌,這是三峽的兩個節點城市。萬州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素有“萬川畢匯,萬商畢集”的美譽,故而得名。此外,萬州還有一個地理標簽,它位于三峽庫區腹心,承擔了近四分之一的三峽移民,其勞動力資源相對較為充裕。到萬州的第二天早上,筆者走上街頭,只見集市商場中,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其中不乏年輕面孔,此番熱鬧景象在重慶主城外其它區縣難得一見。
20日上午,在重慶市委常委、萬州區委書記于會文的陪同下,調研組實地考察了萬州經開區九龍萬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三峽國際健康產業園厚捷醫藥集團、天生城文旅街區。在區政府提供的《萬州區策劃儲備重大項目清單》上,列舉了204個項目,其中基礎設施和市政工程建設項目占據很大比例。按照規劃,萬州將重點發展“六型產業”,即智能循環性工業、山地高效型農業、集散融合型文化旅游業、綠色智慧型物流業、休閑養生型大健康業、功能共享型金融業。萬州在未來重慶大發展中的定位是什么呢?
在座談會上,藍軍會長發言時,首先講到此次赴渝調研是受胡衡華市長的邀請,就中國一鄉一品產業促進計劃(簡稱“一鄉一品”)西部中心落地重慶開展前期調研工作,同時市長對調研工作也提出了具體的課題要求:能不能結合未來縣域經濟發展趨勢,通過一鄉一品產業計劃的實施,將重慶打造成為鄉村振興的先導示范區?
接著藍軍會長詳細介紹了“一鄉一品”的發展情況。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時指出:“一招鮮,吃遍天,一村一業,一鄉一品,農民就會受益于此?!睘槁鋵嵖倳浀闹甘揪?,中國民貿在實地考察日本、臺灣、韓國等先進國家和地區開展一鄉一品運動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經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牽頭實施了一鄉一品產業促進計劃。該計劃實施五年以來,已在全國全面鋪開,構建起了一套完整的“6+3”產業服務體系,在湖南、貴州、河南、內蒙、遼寧等地建成多家一鄉一品示范園區或基地,發展會員企業18000余家。在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建設上,“一鄉一品”已被實踐證明是一種成功的特色產業發展模式。
藍軍會長表示,萬州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優勢和自然資源優勢,發展潛力巨大。在重慶市政府的支持下,中國民貿和中國城鄉控股集團已達成戰略合作意向,將在重慶38個區縣建設38個一鄉一品示范園區,通過導入“6+3”模式,動員整合全國甚至全球資源,幫扶每個園區形成一批特色產品和一個特色產業,從而夯實壯大重慶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形成全域性的特色產業優勢和區域品牌優勢,聚合成千億級特色產業集群,將重慶打造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導示范區。胡衡華市長明確提出要求,先打造第一批重慶一鄉一品示范園區,選擇五個基礎條件好的區縣,打造五個先導示范區中的先行區,而且他要求調研組第一站就來萬州。以“一鄉一品”西部中心先行示范區落地萬州為契機,中國民貿將在18000家會員單位中精挑細選,精準對接萬州產業布局,精準邀約相關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全方位助力萬州高質量發展。
隨后,于會文書記發言時,首先介紹了萬州發展的思路。萬州地段是長江上游的重要生態屏障,三峽回水在此形成了一個最大的平湖,這涉及到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保障。萬州的發展,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共贏,這是必須要恪守的一條紅線。在保護的前提下,決定了萬州只能走高質量綠色產業發展的路子,旅游業、物流業、現代農業、高精尖科技,都是萬州招商引資的重點。在總書記親自謀劃推動下,2021年國家出臺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其中10次提到萬州??倳浵M貞c發揮“三個作用”,即西部大開發中的支撐作用,一帶一路中的帶動作用,長江經濟帶保護中的示范作用,而萬州將在這“三個作用”中起到主戰場作用。萬州已成為全國性綜合交通物流樞紐之一,也是重慶唯一進入國家“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的節點城市。歷史上,成都、重慶和萬州就是“三足鼎立”之勢。希望借這次“一鄉一品”先行示范區落戶萬州的機會,先打出一個樣板,進一步提振萬州發展的信心,為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重慶實踐”,探索出一條新路子。

涪陵模式:“小菜頭,大產業”的啟示
“世界榨菜之鄉”涪陵是此次調研的一個重點?!案⒘暾ゲ恕笔菄袷称?,也是暢銷世界的中國品牌。能把老百姓餐桌上的家常咸菜做成這樣的大產業、大品牌,對一鄉一品產業促進計劃無疑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23日上午,在涪陵區委書記王志杰的陪同下,調研組一行考察了涪陵榨菜集團,并參觀了涪陵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2021年,涪陵區農產品加工產值達350億元,占GDP的25%,其中青頭菜(榨菜)產業產值為124.7億元。集團負責人介紹說:榨菜產業是典型的富農產業,過百億的產值,帶動了涪陵周邊超過50萬農戶從事榨菜種植,同時還帶動了10多萬人的上下游從業者。目前集團投資50億元,引進國外最先進的生產設備,用大數據智能化來改造傳統產業,打造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智能制造產業園區——“中國榨菜城”。這位負責人樂觀地表示:建成后,產值有望翻番。改造后的傳統產業,竟具有如此巨大的產值提升空間,這對調研組是一個很大的啟發。
在下午的座談會上,涪陵區委常委、統戰部長庹燦發言時,首先介紹了涪陵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2021年,涪陵經濟總量在重慶各區縣排名第五,稅收增速排名第一。涪陵既是農業大區,也是工業強區,新材料產業已達到千億能級。依托榨菜集團、太極集團兩大上市公司,形成榨菜、中藥材兩大過百億的特色產業集群。涪陵90%以上都是鄉村,特色產業資源非常豐富,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搞得有聲有色,僅今年上半年就接待游客500余萬人,經營收入24.5億元。像泡桐村紅酒小鎮、武陵山森林公園、后山鎮816地下核工廠等著名景點,村民每年忙上不到5個月,輕輕松松就能掙到30萬元左右。涪陵現有市級“一村一品”示范村36個,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5個。在涪陵創建一鄉一品產業示范園,產業基礎是非常好的,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的帶動效應明顯,很快就會形成“2+X”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格局。
藍軍會長在發言時,首先提到如何作一篇具有重慶特色的鄉村振興大文章,打造鄉村振興的先導示范區,這是新時代擺在重慶各級政府領導面前的一個大課題。在重慶38個區縣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一鄉一品產業示范園區,形成全域性的特色產業集群,這是一個值得探索的發展方向。
接著,藍軍會長詳細介紹了“一鄉一品”的發展理念。一鄉一品的“一鄉”,不是指單純行政區劃的鄉鎮,而是指“家鄉”、“故鄉”這種意蘊。鄉村振興的內核是產業振興,而產業振興的關鍵是人才振興,主要依靠吸引在外打工者返鄉創業,帶動一村一鄉經濟發展,“空心化”的鄉村是不可能振興起來的。所以,一鄉一品產業示范園區也不是單純的工業園區,而是要為從城市返鄉者打造一個創業平臺,通過完善的“6+3”產業服務體系,園區將為他們提供技能培訓、項目規劃、搭建銷售渠道、提供金融支持等全方位服務,全力幫扶他們把企業和產業做起來。單憑創業者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做成功的,缺技術,缺資金,缺市場,“一鄉一品”就是要為這些年輕的回鄉創業者提供系統性的支持,輔導他們創業成功,鄉村自然也就振興起來了。
最后,藍軍會長表示,涪陵一鄉一品的產業基礎非常好,具有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帶動發展的優勢?!案⒘暾ゲ恕边@個主導產業,完全可以帶動其它特色產業快速發展起來,做到品牌效應最大化。就像貴州醬酒產業示范園區,不僅僅只是針對茅臺酒,而是整合帶動了整個醬酒行業發展,這個總產值就是翻倍增長了?!案⒘暾ゲ恕币岣弋a值,除了在加工工藝上不斷改進外,在產品迭代升級、文化創意等方面還大有文章可做。文創設計是“一鄉一品”的強項,資源整合是“一鄉一品”的優勢,可以幫助“涪陵榨菜”這個品牌做得更強。日本、臺灣的“精致農業”、“特色民宿”為什么能做得那么強,附加值那么高,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譽,就是因為他們把一個單品無論科創還是文創都做到了極致。如果“一鄉一品”先行示范區能落地涪陵,中國民貿將整合調動全部資源,以榨菜集團為龍頭,進一步做強主導產業,同時帶動其它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發展起來,形成更強勁的產業優勢,按照王志杰書記的要求,助力涪陵榨菜產業產值躍上五百億能級。未來五年重慶將打造六個“千億產業”,其中一個就是榨菜,所以涪陵榨菜達到五百億能級這個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悅來印象:產城融合新探索
一半山水一半城。來重慶之前,就聽說過悅來國際會展城是重慶的城市“會客廳”,一張新的城市“名片”。歷史上,悅來是嘉陵江上一個重要水陸驛站,是重慶經水路通往川北的必經之地。2010年,重慶悅來投資集團成立后,承擔起悅來國際會展城18.67平方公里規劃、建設以及運營管理工作,僅用十年時間,就把一個江邊小鎮打造成了一座國際化、現代化、綠色化、人文化的濱江新城區。
22日,第四屆西洽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開幕。藍軍會長應邀出席了開幕式,調研組一行也應邀參觀了悅來智慧島、悅來美術館、悅設創藝展示中心、悅來嘉陵江濱江休閑道等核心場景。重慶國際博覽中心、重慶國際會議中心都是悅來集團旗下物業,作為重慶會展經濟發展主體,承接了重慶75%規模以上的各類展會。在參觀過程中,藍軍會長盛贊悅來是產城景融合的典范。
悅來美術館、悅來公共藝術作品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反映出悅來城市文化中最具特色、也最具創造性的精神內涵,同時也反映出重慶一種現代性的城市精神。悅來美術館專注于做當代藝術展覽,十余件悅來公共藝術作品邀請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家來創作,像方力鈞、谷文達、岳敏君、徐冰等人,都是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家。在和悅來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菊夢女士交流時,她對當代藝術的理解,尤其是對現代藝術在城市規劃設計中重要作用的認識,讓筆者感到由衷欽佩?,F代藝術體現的是一種現代性或現代精神,其藝術表達方法已廣泛用于城市規劃和工業設計等公共領域。調研期間,悅來集團正好承辦了“2022中國制造業設計大會”,其發展愿景就是把重慶打造成世界“設計之都”的核心承載地,最終構建起“會展+設計+文旅”的產業格局。
筆者了解到,悅來集團是市屬重點國有企業,在悅來國際會展城運營管理中,承擔了片區經濟開發和運營管理職能。浙江橫店集團采用的也是這種管理模式,并且由區域內的主導型企業集團承擔了一部分經濟社會管理職能。這樣一定程度上節約了行政管理成本,提高了政府工作效果。在悅來國際會展城內,自發地形成了許多新業態,像悅來匯生態商業公園、悅來莊稼特色文旅小鎮、悅來數據谷等。這也說明了,政府只要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好了,人才自然就來了,產業自然也就興旺了。
悅來國際會展城帶給筆者很多思考。在西南設計研究總院調研時,其負責人提出一個問題: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國家戰略,但在做具體規劃時,它是“兩頭重中間輕”,兩頭規劃好做,但兩個核心城市中間的廣闊區域,規劃不好做,就像走鋼絲一樣,沒有產業,做了規劃也實施不了。藍軍會長指出:做規劃必須產業先行。而解決這個難題,需要有新的產業發展思路。
成渝中間地帶正好位于嘉陵江和岷江之間,筆者曾走訪過其中不少地方,這個區域河溪縱橫、人杰地靈,古寨古鎮很多,真正是山清水秀之地、人文薈萃之鄉,但村鎮“空心化”現象也比較嚴重。那么,究竟重點發展那些產業來充實成渝之間的“空心地帶”呢?
根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筆者注意到兩點:第一是“建設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第二是“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重慶近十幾年的大發展,主要是承接了珠三角地區電子信息產業的轉移。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到來,加工制造業基地往東盟、南亞地區轉移已是大勢所趨。東盟已經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未來重慶的大發展,在于承接上國際分工體系中更為上游的產業鏈,譬如總部基地、技術研發中心等。成渝科技創新中心一旦建成,通過陸海聯運大通道,再跟東南亞的加工制造業“打成一片”,就會形成一個國際性的新制造業區域中心。成渝雙城在國際產業鏈中的地位就會水漲船高,建成內陸國際性大都市。
縱觀現代化的歷史,西方發達國家有一種普遍性的發展趨勢,就是有錢人往往都住在鄉下,許多跨國公司總部、高科技企業都搬到小鎮上了。所以,像大學城、科技城這樣的高質量產業,不能都擠在核心城市的邊緣地帶,也可以考慮把它們分散到生態宜居的小城鎮上去。筆者認為,在成渝之間的“空心地帶”,可以考慮建一些高科技產業基地、大學校區,而且一個鎮就做一個產業或一個大學的規劃,這樣做,對企業和大學都非常有吸引力。悅來國際會展城的成功也證明了這一點。重慶發展的一個“短板”,就是缺乏一所世界級的新型大學,像創建深圳南方科技大學、杭州西湖大學,就是產業提升和城市升級的必然需求。在成渝雙城之間,應考慮建設一些高標準的大學城、科技城和一鄉一品產業示范園,形成未來中國西部的一條綠色硅谷帶。

此次赴渝調研,雖短短幾天時間,但隨見所聞帶給筆者很大信心。疫情無法阻擋中國經濟的前進。無論政府官員、企業家還是老百姓,見面時都沒有掛口罩,大家都在忙事業、忙生活。穿梭在巴渝山水之間,滿目郁郁蔥蔥,綠意盎然,大江迤邐東去,風起潮涌?!皧^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弊咴谥貞c街頭,到處都能看到這幅標語。筆者相信,作為直轄市的重慶,一定會實現總書記的囑托和中央賦予的使命,在新時代再建新功,再創輝煌!
供稿人:呂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