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者仁心,追光路上大愛無疆
生命之重,重于千金,而有一群人,總是在與死神最近的危急之處嚴防死守。救死扶傷,是他們畢生篤行的信念。面對渴求的目光,他們義無反顧;面對沉重如山的職責,他們兢兢業業;面對時代的召喚,他們勇往直前。在每一個狙擊疾病的現場,他們白色的身影總是第一時間出現,但轉身之后,很少有人看到他們日復一日埋頭苦練的漫長跋涉……近期由騰訊視頻推出的職場觀察類真人秀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第三季,帶我們近距離聚焦醫療行業,通過講述幾位醫學生因共同的醫學理想與使命感,進入醫院進行臨床學習,并爭取醫院領導面試機會的故事,充分展現對我們來說“最熟悉也最陌生”的醫生群體日常,拉進了我們與他們之間的距離,并將感動和溫暖一步一步傳遞蔓延。
在節目中,醫學生們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的心血管內科、肝膽胰外科、神經外科這三個科室,經由帶教老師們的指導,逐一經歷高壓高頻的臨床實戰任務。例如,他們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病房日常查房工作,書寫完整的病歷報告單,參與院交班晨會,完成日常交班匯報;還要在帶教老師指導監督下,為病人做病情診斷并實施診療措施。除此之外,醫學生們還參與了急診、社區義診等專項任務……只有通過層層考核,才有資格競爭最終直通醫院領導面試的寶貴機會。
對此,帶教老師之一的急診醫學科副主任醫師盧驍表示:“節目沒有劇本,它全面真實地為我們呈現了醫學生們為成為一名合格醫生所必須經歷的臨床實戰訓練和挑戰?!睂τ谶@些訓練和挑戰,盧驍醫生說道:“醫療人才培育其實是一個漫長又艱辛的過程,堅持初心很重要,醫學生們一定要有堅持不懈的信念,努力將這份職業榮譽感延續下去,讓大眾可以通過節目進一步了解中國醫療行業和職業培養體系的真實狀況……”
節目中,醫學生及帶教老師們的表現無一不展現了醫務工作者們的初心,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健康服務,人民的健康是他們永無止境的奮斗目標。這些醫學生中有專精科研的醫學博士、名校出身的優秀學霸,也有家族四代從醫的醫學世家傳人和畢業于普通院校、立志“逆襲”的醫學生。他們,都秉承著醫者應以救死扶傷為根本的初心,盡心履職,勇于擔當,在醫務工作中保持謹慎再謹慎的態度,牢記自己的使命。在急診科應急救護時,醫學生們不僅需要全力以赴學習專業技術,也需要在此過程中,不斷錘煉一顆關懷入微的醫者仁心。盧驍醫生表示:“因為這是一檔關注醫學行業的真人秀,真實是最基礎的呈現,我身邊很多醫生和護士看了節目以后都感動到流淚,醫學生們用自己的初心和專業技術,為促進醫患互相理解而作出了努力和貢獻……”
在醫學生們學習實踐的點滴故事中,醫護人員們多了一個視角來反觀自己的日常工作,廣大觀眾和患者也多了一個了解和理解醫護工作的機會,雙向能動和豐富感知,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
說起醫患信任和彼此共情,盧驍醫生在節目中談起自己當時作為第一批援鄂醫生的經歷時仍記憶猶新:“在各種條件比較艱苦的環境下,在沒有救治方案、一切都是未知的情況下,不懼危險,每天工作到凌晨也不覺得辛苦,就是這份初心和責任支撐著我。尤其是有一次凌晨三點多結束工作后準備回酒店,手機沒電找不到醫院安排的志愿者班車,一位熱心的出租車司機主動要求搭載我們回去。在我們擔心接觸風險而拒絕好意的情況下,司機還擔心我們不熟悉走錯路,一路陪伴護送我們……還有醫院外一家眼鏡店的老板,主動為我們解決近視鏡和護目鏡磨損的難題,免費為我們驗光配鏡,前前后后給我們送來了100多副新眼鏡,真的很讓人感動?!?
節目中的故事還為我們展現了中國現代醫療技術的高速發展,盧驍醫生表示,醫者若要踐行救死扶傷的的初心和使命,必然要能跟上社會發展的節奏和速度?!耙幻细竦尼t護人員一定要具有自我學習和自我提高的能力。除此這外,還要有創造力?!币獙φ諆炐汜t務工作者,進行橫向比較、自我縱向比較,找準差距,查缺補漏,提升自身醫德醫術,“借鑒國外優秀案例技術,尋找適合中國人自己的治療方案?!睂τ卺t學生來說,“因為每個醫生的成長和蛻變都不相同,所以在臨床實踐中慢慢成長,積累自己的經驗,并將其轉化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創造力,就顯得尤其重要?!笔堑?,畢竟未來還很長,未知也很多,但是我們堅信,醫者有初心能負責,患者有信任能體諒,終會讓我們在面對疾病和苦難時,永遠充滿愛和希望。
我們相信,《令人心動的offer》第三季通過聚焦醫學生在臨床工作中的蛻變成長故事,也讓觀眾收獲頗豐。一方面,每期節目中對于醫學知識、職場話題的深度探討,不僅讓廣大觀眾從中學習到許多有利健康的知識干貨,也為即將踏入職場的年輕人提供了豐富的案例借鑒和行業資訊;另一方面,當醫護工作者們反觀節目之時,也可以從中重新審視自我,審視醫患關系,得到新的視角和體會。節目從多方面推動大眾不斷學習汲取,實現了節目高密度信息傳遞的內容功能、溫暖治愈的人文關懷和積極正向的價值引導傳遞的同時,也讓更多的人有所思,有所得,看到生命存續的精彩!
作者:吳靜
COPYRIGHT ? 1986-2016 BY 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左安門內大街20號 郵編:100031
備案號:京ICP備0901635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