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民委系統開展“大走訪、大調研,送政策、送溫暖,促團結、促發展”百日行動
為完整準確全面把握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學習貫徹中央、自治區黨委民族工作會議精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落實落細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各項舉措,推動新時代全區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10月14日,內蒙古自治區民委印發工作方案,在全區民委系統開展“大走訪、大調研,送政策、送溫暖,促團結、促發展”百日行動。
百日行動旨在推動全區民委系統“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走出機關、深入基層、走進群眾,聽實話、摸實情、辦實事,真正把中央、自治區黨委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和黨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宣傳貫徹到千家萬戶,當好各級黨委政府做好民族工作的參謀助手。
百日行動從2021年10月開始至2022年1月底結束,在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民委系統同步開展。一是開展大走訪、大調研,摸清一線實情。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民委走訪調研分別覆蓋所有盟市、旗縣、蘇木鄉鎮,深入機關、企業、社區、蘇木鄉鎮、學校、連隊、宗教活動場所等地區和單位,走訪少數民族代表人士、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等重點群體,有針對性地了解民族工作存在的短板和問題,挖掘總結基層好的經驗和做法,督促做好做細做實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二是開展送政策、送溫暖,廣泛凝聚人心。線上線下集中力量開展中央、自治區黨委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宣傳,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集中精力解決一批群眾急難愁盼的實事,讓各族群眾感受到黨的關懷和溫暖。三是開展促團結、促發展,增進共同進步。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作為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抓手,把牢創建方向、深化內涵、豐富形式、創新方法,建立健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評估認定和動態管理機制,推動創建工作提質增效,提升創建水平和效果。深入開展固邊興邊富民行動,持續提高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完善產業支撐,鼓勵邊民守邊戍邊,提高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百日行動旨在推動全區民委系統“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走出機關、深入基層、走進群眾,聽實話、摸實情、辦實事,真正把中央、自治區黨委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和黨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宣傳貫徹到千家萬戶,當好各級黨委政府做好民族工作的參謀助手。
百日行動從2021年10月開始至2022年1月底結束,在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民委系統同步開展。一是開展大走訪、大調研,摸清一線實情。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民委走訪調研分別覆蓋所有盟市、旗縣、蘇木鄉鎮,深入機關、企業、社區、蘇木鄉鎮、學校、連隊、宗教活動場所等地區和單位,走訪少數民族代表人士、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等重點群體,有針對性地了解民族工作存在的短板和問題,挖掘總結基層好的經驗和做法,督促做好做細做實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二是開展送政策、送溫暖,廣泛凝聚人心。線上線下集中力量開展中央、自治區黨委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宣傳,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集中精力解決一批群眾急難愁盼的實事,讓各族群眾感受到黨的關懷和溫暖。三是開展促團結、促發展,增進共同進步。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作為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抓手,把牢創建方向、深化內涵、豐富形式、創新方法,建立健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評估認定和動態管理機制,推動創建工作提質增效,提升創建水平和效果。深入開展固邊興邊富民行動,持續提高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完善產業支撐,鼓勵邊民守邊戍邊,提高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COPYRIGHT ? 1986-2016 BY 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左安門內大街20號 郵編:100031
備案號:京ICP備09016351號-1